2004年以来,中国工会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对外活动方针,在独立、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基础上,通过举办国际论坛,广泛发展与各国工会和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推动国际工会运动的和谐发展,并在加强国际工会组织间的团结与合作;维护和平、推动发展、消除贫困与促进就业;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工运新秩序、推动建立对话与合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
“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世界工会联合会、非洲工会统一组织、阿拉伯工人工会国际联合会等友好组织共同发起举办,迄今已举办七次。从论坛的效果看,它使我会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工运形势中保持和发展了友好力量,表明了中国工会愿意同国际工会组织面对全球化挑战共同商榷维护工人利益的务实态度,缓解了西方工会孤立我会的国际压力。随着论坛的逐年举办,论坛已成为我会应对国际工运形势变化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有重大影响的多边外事活动,是配合党和国家总体外交、对外宣传中国工会的重要国际舞台。 |
||
2004年10月,“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在北京首次举办,来自4个国际工会组织的9位重要领导人与会。论坛的议题是:“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工会运动的影响与对策”和“国际工会运动的发展趋势”。会议通过了《北京共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了与会国际工会组织领导人。 |
2005年9月在上海第二次举办“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参加论坛的工会组织扩大到亚非拉大国的主要全国性工会组织,22位外国工会领导人与会。论坛的议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会与消除贫困”和“提高工会组建率的对策与措施”。会议通过了《论坛纪要》。 |
2006年12月,在北京第三次举办“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论坛的议题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和“促进社会对话、移民工人就业和权益保护”。38名外国工会代表参加了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会见了出席论坛的主要外国工会组织领导人。会议通过了《论坛纪要》。 |
2008年1月在北京第四次举办“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论坛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体面劳动和工会的作用”。共有来自4个国际和区域工会和24个国家37个工会组织的66位领导人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与外方代表合影。 |
2009年2月在北京第五次举办"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体面劳动、职工权益"。有25个国家37个组织的50位外国工会领导人出席了论坛。 吴邦国会见了出席论坛的主要外国工会组织领导人。参会外国工会领导人赞扬中国工会在应对危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2010年2月在北京举办。论坛的主题是:"国际金融危机与工会作用"。副题是:"就业危机与可持续发展"。来自78个国家的工会组织,以及国际、区域工会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共118个组织的15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2010’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共识》。 |